工业涉铊废水除铊工艺方法流程药剂
涉铊废水的处理工艺需结合铊的化学特性与废水水质差异,采用多元化技术组合。以下是基于Zui新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核心工艺方法、流程及药剂解析:
化学沉淀法:基础工艺与强化技术
1. 氢氧化物沉淀法
流程:
氧化预处理(若以 Tl⁺为主)→ pH 调节至 10-14(投加 Ca (OH)₂或 NaOH)→ 混凝沉淀(投加 PAC/PFS+PAM)→ 过滤。
药剂与机制:
氧化剂(如 NaClO、H₂O₂)将 Tl⁺氧化为 Tl³⁺,其氢氧化物 Tl (OH)₃的 Ksp≈10⁻⁴⁴,远低于 TlOH(Ksp≈10⁻⁸)。
典型案例:某冶炼厂通过 “氧化 + 石灰中和” 将铊从 3960 μg/L 降至 5 μg/L 以下,满足湖南地方标准。
2. 硫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投加(Na₂S 或 NaHS,pH=5-10)→ 絮凝沉淀→ 残留 S²⁻氧化(ClO₂或 H₂O₂)。
Tl₂S 的 Ksp≈10⁻²⁵,去除效率显著高于氢氧化物。例如,某企业采用硫化钠 - 羟基氧化铁复合药剂,将铊从 0.04 mg/L 降至 0.00004 mg/L,去除率 99.9%,吨水处理成本仅增加 5-8 元。
需控制硫化物投加量,避免 H₂S 气体逸出及二次污染。
3. 螯合沉淀法
pH 调节至 6-10→ 螯合剂投加(如 CT-NM 系列、DTC 类捕集剂)→ 絮凝沉淀。
螯合剂含 - SH、-NH₂等官能团,与 Tl⁺/Tl³⁺形成稳定螯合物。例如,华时捷除铊药剂(多效复合钠盐)通过氧化 - 吸附两步反应,将铊从 2.6-8.9 mg/L 降至 0.003 mg/L 以下,平均去除率 99.95%。
药剂用量低至 0.05-0.1 kg/m³,适用于复杂水质。
催化氧化法:高效转化与协同沉淀
1. 组合药剂法(宝武水务专利)
pH 调至 10.5-11.5→ 次氧化→ ** 高铁酸钾 + 助剂(氯化铜 / 无机磷酸盐)**→ pH 回调至 8.5-9.5→ 混凝沉淀。
次将 Tl⁺氧化为 Tl³⁺,高铁酸钾同步氧化并提供 Fe³⁺促进共沉淀。某钢铁厂采用此工艺,将铊从 360 μg/L 降至 0.02 μg/L 以下,低于广东地方标准 100 倍。
药剂组合可同步去除氨氮、COD,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2. 催化氧化 - 吸附耦合工艺
氧化钙调节 pH 至 10-14→ ** 漂白粉(氧化剂)+ 二氧化锰(催化剂)**→ ** 复合混凝剂(聚合氯化铁 + 海藻酸钠衍生物)**→ 固液分离。
催化剂显著提升氧化效率,混凝剂强化胶体脱稳。某企业采用此工艺,铊去除率超 99%,污泥量减少 30%。
纳米处理法:环境友好型技术
1. 纳米制剂法(X 技术专利)
纳米制剂制备(氧化亚铁硫杆菌 + 氧化硫硫杆菌,锰盐驯化)→ 协同氧化剂投加(H₂O₂/NaClO)→ pH 调节至 6-9→ 絮凝沉淀。
菌群代谢产物嫁接 Mn²⁺,通过离子交换与吸附去除铊。某冶炼厂酸性废水(Tl=336 μg/L)经处理后降至 1.5 μg/L,去除率 99.5%,且对 Tl⁺/Tl³⁺均有效。
反应条件温和(pH=2-2.5),药剂用量少(生物制剂:铊 = 10-30:1),但需较长驯化周期。
离子交换法:高选择性深度处理
1. 专用树脂吸附
废水预处理(去除悬浮物)→ CH-Tl7 树脂吸附→ / 再生→ 回收铊盐。
CH-Tl7 树脂通过螯合官能团选择性吸附铊,处理精度<1 ppb,吸附容量达 100 g/L,适用于高盐废水。
某金属回收企业中性废水(Tl=136 μg/L)经处理后降至 0.9 μg/L,去除率 99.3%。
组合工艺与资源化技术
1. 钢铁行业协同处置技术
含铊固废分段酸浸(一段溶盐抑铊,二段脱铊)→ 浓盐水硫化耦合铁锰吸附→ 分级逆流蒸发回收 KCl/NaCl。
钙钠基复合多硫基除铊剂实现高盐体系深度脱铊(Tl<2 μg/L),蒸发结晶回收纯度>92% 的氯化钾。
安阳钢铁、湘潭钢铁等企业应用后,吨水成本降低 20%,同时回收硒、铁等资源。
2. 电化学 - 药剂联合工艺
电化学氧化(阳极氧化 Tl⁺为 Tl³⁺)→ 除铊药剂反应→ 絮凝沉淀。
云南某冶炼厂采用 “两段石灰中和 + 电化学” 工艺,铊从 0.04 mg/L 降至 0.00004 mg/L,药剂用量仅 0.0484 kg/m³。
污泥处理与稳定化
1. 固化技术
含铊污泥氧化(H₂O₂)→ 固化剂投加(K₃PO₄/Na₂SiO₃)→ ** 水热反应(120-140℃)**→ 固液分离。
氧化将 Tl⁺转化为 Tl³⁺,磷酸盐 / 硅酸盐形成难溶矿物包裹铊。某铅锌矿污泥经处理后,铊浸出毒性从 760 mg/L 降至 0.632 mg/L,固定率 97.6%。
工艺选择与经济性对比
工艺 | 适用场景 | 吨水成本 | 去除率 | 优势 | 局限性 |
化学沉淀法 | 高浓度铊废水预处理 | 3-8 元 | 90-99% | 操作简单,成本低 | 污泥量大,需后续处理 |
催化氧化法 | 复杂水质深度处理 | 5-12 元 | 99%+ | 同步去除多污染物 | 氧化剂消耗较高 |
生物处理法 | 低浓度铊废水 | 2-5 元 | 95-99% | 环境友好,反应温和 | 驯化周期长,菌种易失活 |
离子交换法 | 高盐废水深度处理 | 8-15 元 | 99.90% | 选择性高,可回收铊 | 树脂成本高,需再生 |
组合工艺 | 钢铁、冶炼行业综合废水 | 10-20 元 | 99.9%+ | 资源回收,零排放 | 流程复杂,投资较高 |
Zui新技术进展
宝武水务组合药剂法(2025 年专利):通过次、高铁酸钾与助剂协同,实现铊与氨氮、COD 的同步高效去除,已在湛江钢铁应用。
钢铁含铊废物协同资源化技术:通过 “分段酸浸 - 深度除铊 - 梯级回收” 系统,实现铊定向迁移与盐资源回收,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
纳米制剂法优化:锰盐驯化菌群提升除铊效率,处理后铊浓度<2 μg/L,适用于酸性、中性等多种水质。
总结
工业涉铊废水处理需遵循 “分质处理、协同增效” 原则:高浓度废水优先采用化学沉淀或催化氧化,低浓度或复杂水质可结合生物法或离子交换,钢铁等行业推荐组合工艺实现资源回收。药剂选择需兼顾成本与选择性,如 CT-NM 系列、华时捷药剂适用于广谱去除,CH-Tl7 树脂则适合高盐场景。同时,含铊污泥需通过固化稳定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未来技术趋势将聚焦于绿色药剂开发、智能化调控及全流程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