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采选矿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采选矿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采选矿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采选矿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更新时间
2025-06-14 16:19:14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6-14 16:19:14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采选矿废水是矿业生产中极具代表性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如矿井涌水、露天矿喷淋水)和选矿工艺(如浮选、磁选、重选废水),其污染物复杂,通常含有高浓度悬浮物(SS)、重金属离子(如 Cu²⁺、Pb²⁺、Zn²⁺、Cd²⁺、As³⁺)、选矿药剂(如黄药、黑药、物、脂肪酸类捕收剂)及酸性 / 碱性物质(尤其酸性矿山废水,AMD)。这类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结合其水质特点采用 “分质处理 - 污染物去除 - 资源回收 - 循环利用” 的技术路线。以下是具体处理方法及技术路径:

一、处理原则

分质分类处理:

按来源分质收集:如酸性矿山废水(pH<4,含重金属)、选矿药剂废水(含物、有机物)、高悬浮物洗矿废水需单独收集,避免混合后处理难度增加。

按污染物特性分级处理:先去除悬浮物、调节酸碱性,再针对性去除重金属和有机药剂。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

高浓度重金属废水优先回收有价金属(如铜、金、银),低浓度废水经处理后回用至选矿工序,降低新水用量。

达标排放与风险管控:

处理后水质需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及行业标准(如《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 等),含氰废水需额外满足物排放限值(通常≤0.5 mg/L)。

二、主要处理技术及工艺(一)预处理:悬浮物(SS)去除

1. 混凝沉淀 / 絮凝法


原理: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铁 PFS)和絮凝剂(PAM),使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沉淀。

适用场景:洗矿废水(SS 可达 5000~10000 mg/L),通常设置多级沉淀池(如初沉池 + 斜板沉淀池),SS 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

案例:铁矿洗矿废水经 PAC+PAM 混凝沉淀后,SS 从 8000 mg/L 降至 50 mg/L 以下,出水可回用于洗矿。

2. 过滤法

采用砂滤、多介质过滤或袋式过滤,进一步去除残余悬浮物,常用于深度处理阶段,确保后续重金属沉淀或膜处理不受影响。

(二)酸性矿山废水(AMD)处理:中和与重金属沉淀

1. 碱性药剂中和法

常用药剂:

石灰(CaO):成本低,适用于大水量酸性废水,中和后 pH 可升至 8~9,促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如 Cu (OH)₂、Fe (OH)₃),但易产生大量污泥(CaSO₄为主)。

氢氧化钠(NaOH):中和效率高,污泥量少,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对污泥量敏感的场景(如贵金属矿山)。

工艺流程:
酸性废水→调节池→投加石灰乳中和→反应池(控制 pH 8~10)→沉淀池(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上清液深度处理。

2. 硫化物沉淀法

原理:投加硫化钠(Na₂S)或硫化氢(H₂S),使重金属生成溶解度更低的硫化物沉淀(如 CuS、PbS),适用于低 pH 条件(pH 3~5),对重金属去除更彻底(尤其是 Hg、As 等难去除金属)。

优势:相比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受 pH 波动影响小,且重金属硫化物可回收利用(如硫化铜精矿)。

3. 微生物中和法(适用于低浓度酸性废水)

利用硫氧化细菌(如 Thiobacillus)氧化废水中的硫化物,产生碱度中和酸性,同时微生物代谢可吸附重金属,适用于偏远地区或低负荷废水处理。

(三)含氰选矿废水处理:破氰与重金属去除

1. 碱性氯化法(Zui常用)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pH 9~11)投加次(NaClO)或液氯,将物(CN⁻)氧化为无毒的 CO₂和 N₂,分两步反应:

第一步:CN⁻ + ClO⁻ + H₂O → CNO⁻ + Cl⁻(不完全氧化)

第二步:2CNO⁻ + 3ClO⁻ + H₂O → 2CO₂ + N₂ + 3Cl⁻ + 2OH⁻(完全氧化)

工艺:含氰废水→调节 pH 至 10~11→投加 NaClO(投加量为 CN⁻浓度的 3~5 倍)→反应池(停留时间 1~2 h)→中和至 pH 7~8→沉淀去除重金属。

2. 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O₃)的强氧化性破氰,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适用于高浓度或难降解含氰废水,常与生物处理联用。

3. 活性炭吸附 - 催化氧化

活性炭吸附物及重金属,同时在催化条件下(如 Fe²⁺催化)利用双氧水(H₂O₂)氧化破氰,适用于深度处理。

(四)重金属回收与资源利用技术

1. 电解法

对含高浓度重金属(如 Cu²⁺>50 mg/L)的废水,通过电解槽使重金属在阴极沉积,直接回收金属单质(如电解铜),适用于铜矿、金矿废水。

案例:某铜矿酸性废水(Cu²⁺ 80 mg/L)经电解后,铜回收率达 99%,出水 Cu²⁺<0.5 mg/L。

2. 离子交换法

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如 Cu²⁺、Ni²⁺),再生后回收重金属盐溶液,适用于低浓度、高纯度要求的废水(如电子级矿山废水)。

3. 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RO)/ 纳滤(NF):分离重金属离子与水,浓水回收重金属,淡水回用。适用于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矿山废水深度处理。

电渗析(ED):用于分离含重金属的酸 / 碱废水,同时回收酸碱(如含和铜的废水,电渗析可回收和铜离子)。

(五)深度处理与水资源回用

1. 生物处理(适用于低浓度有机药剂废水)

对含残留选矿药剂(如黄药、黑药,COD 500~1000 mg/L)的废水,中和至中性后采用厌氧 - 好氧联合工艺(如 UASB+MBR)降解有机物。

2. 氧化技术(AOPs)

利用臭氧、过氧化氢 + 紫外(UV/H₂O₂)、芬顿(Fenton)等技术,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如浮选药剂),COD 去除率可达 60%~80%。

3. 回用处理流程

典型回用工艺:沉淀出水→砂滤→活性炭吸附→RO 膜→回用水池(回用于选矿调浆、喷淋等),水质需满足选矿工艺用水要求(如 SS<50 mg/L,重金属<0.1 mg/L)。

三、行业应用案例

铜矿酸性废水处理:

石灰中和至 pH 8.5,沉淀 Fe (OH)₃;

投加 Na₂S 沉淀 CuS,Cu²⁺降至 0.3 mg/L;

RO 膜处理后,淡水回用于选矿,浓水经蒸发结晶回收 CuSO₄・5H₂O。

某铜矿废水 pH 2.5,含 Cu²⁺ 50 mg/L、Fe³⁺ 80 mg/L,采用 “石灰中和 + 硫化物沉淀 + RO 膜” 工艺:

金矿含氰废水处理:

碱性氯化破氰,CN⁻降至 0.2 mg/L;

活性炭吸附残余物和金离子;

活性炭再生液电解回收金属金,出水达标排放。

某金矿废水含 CN⁻ 100 mg/L、Au³⁺ 5 mg/L,采用 “碱性氯化 + 活性炭吸附 + 电解” 工艺:

铁矿洗矿废水回用:

某铁矿洗矿废水 SS 10000 mg/L,采用 “预沉池 + 高效混凝沉淀 + 过滤”,出水 SS<30 mg/L,直接回用于洗矿,水回用率达 90%。

四、处理技术选择要点

水质特性优先:

酸性废水优先中和 + 重金属沉淀;含氰废水必须先破氰;高 SS 废水先混凝沉淀。

重金属浓度>100 mg/L 时,优先考虑电解或硫化物沉淀回收;<50 mg/L 时采用中和沉淀或离子交换。

成本与回用需求:

缺水地区优先考虑膜法回用,投资高但长期节水效益显著;水资源丰富地区可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含贵金属(金、银、铜)的废水,回收金属的经济效益可抵消部分处理成本。

环保合规性:

含氰废水、重金属废水需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部分地区要求重金属 “零排放”,需结合蒸发结晶或膜浓缩技术实现污染物固化。

五、环保法规与标准

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重金属、物限值;《矿产资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如 GB 25467-2010 针对铜、镍、钴工业)。

地方标准:重点流域(如长江、黄河流域)及生态敏感区执行更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如北京、上海等地要求重金属浓度≤0.05 mg/L)。

固废处理:中和产生的重金属污泥属于危险废物(HW21、HW22 等),需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或固化填埋。

通过 “预处理 - 污染物去除 - 资源回收 - 深度回用” 的组合工艺,采选矿废水可实现从 “达标排放” 到 “零排放” 的升级,同时通过重金属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矿业生产的环境负荷与成本,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