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酸碱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酸碱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酸碱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酸碱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更新时间
2025-06-14 16:19:14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6-14 16:19:14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酸碱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工、冶金、电镀、纺织、造纸等行业,具有强腐蚀性、pH 值偏离中性等特点。其处理需兼顾污染物去除、资源回收及达标排放,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方法及技术路径:

一、处理原则

分类处理:按酸碱性、浓度、污染物成分(如是否含重金属、有机物)分质收集,避免混合后增加处理难度。

资源回收优先:高浓度酸碱废水优先考虑回收利用,降低处理成本并实现资源循环;低浓度废水以中和达标为主。

达标排放:处理后废水 pH 值需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等相关法规要求(通常 pH 6~9)。

二、主要处理方法及技术(一)中和法 —— Zui常用的末端处理手段

1. 酸性废水处理


碱性药剂中和:

常用药剂:石灰(CaO)、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₂CO₃)、氨水(NH₃・H₂O)等。

适用场景:低浓度酸性废水(如 pH 2~5),成本低,石灰易生成 CaSO₄沉淀,需后续沉淀处理。

案例:钢铁酸洗废水(含)常用石灰中和,生成钙沉淀后过滤。

碱性废水中和:

常用药剂:(H₂SO₄)、(HCl)、硝酸(HNO₃),或利用工厂废酸(如废、废)以废治废。

注意事项:强酸中和时需控制投加量,避免局部过热或 pH 波动,可采用自动 pH 控制系统。

2. 中和工艺设备

间歇式中和池:适用于水量小、水质波动大的废水,分批次投药中和。

连续式中和池:结合 pH 传感器与自动投药系统,实时调节药剂用量,适用于水量稳定的场景。

过滤中和法:酸性废水通过石灰石(CaCO₃)、白云石(CaCO₃・MgCO₃)滤料,反应生成 CO₂和盐类,适用于低浓度、硝酸废水(避免废水,以防生成 CaSO₄堵塞滤料)。

(二)资源回收技术 —— 高浓度酸碱废水的核心处理方向

1. 蒸馏与蒸发回收

原理:利用酸碱的挥发性或沸点差异,通过蒸馏(如减压蒸馏)或蒸发(如多效蒸发、MVR 机械蒸汽再压缩)分离水分,回收高浓度酸 / 碱。

应用场景:

高浓度废水(如钢铁酸洗废液):蒸发浓缩后回收,或冷却结晶析出 FeSO₄・7H₂O(绿矾),同时回收。

废回收:通过蒸馏塔分离 HCl 气体,冷凝后得到,适用于含 FeCl₂的酸洗废水(如钢铁行业)。

2. 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RO)与纳滤(NF):利用半透膜截留酸根离子或金属离子,分离出淡水和浓缩液,浓缩液可进一步回收酸碱。

案例:电子行业含氟酸性废水(如 HF/HNO₃混合液),通过 RO 膜分离后,浓水经中和处理,淡水回用。

电渗析(ED):通过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分离酸碱,可直接回收高纯度酸 / 碱。

应用:化工行业废 / 废碱液,电渗析可将废酸(如 10% H₂SO₄)浓缩至 30% 以上,同时得到淡水。

3. 结晶法

对于含可溶性盐的酸碱废水(如含钠的碱性废水),通过蒸发浓缩使盐类结晶析出,母液回收酸碱。

案例:纺织印染行业的烧碱废水,蒸发结晶后回收 NaOH,同时去除 Na₂SO₄等盐类。

4. 离子交换法

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如磺酸型)吸附废水中的 H⁺,再生时用酸洗脱回收酸;阴离子交换树脂(如季胺型)吸附 OH⁻,再生时用碱洗脱回收碱。

适用场景:低浓度、高纯度要求的酸碱废水(如电子级废水),成本较高,常用于回用场景。

(三)联合处理与深度净化

1. 中和 + 沉淀 + 过滤

对于含重金属的酸碱废水(如电镀酸性废水含 Cu²⁺、Ni²⁺),中和调节 pH 至碱性(如 pH 8~10)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再通过混凝沉淀(投加 PAC、PAM)、砂滤 / 碳滤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

2. 中和 + 生化处理

低浓度酸碱废水(如 pH 4~10)中和至中性后,若含有机物,可接入生化系统(如活性污泥法、MBR)降解 COD。

注意:需先调节 pH 至适宜微生物生存的范围(pH 6.5~8.5),避免强酸强碱抑制微生物活性。

3. 电化学法

通过电解槽产生 OH⁻或 H⁺中和酸碱,同时可去除重金属离子(电解沉积)或降解有机物(如电催化氧化),适用于小水量、高难度废水。

三、行业应用案例

钢铁酸洗废水:含 10%~20% 及 Fe²⁺,采用 “蒸发浓缩 + 结晶” 工艺,回收和 FeSO₄,冷凝水回用。

化工废碱液:含 NaOH 和 Na₂CO₃,通过电渗析分离回收 NaOH,淡水回用于生产。

电镀酸性废水:含 H₂SO₄、Cu²⁺,先加 NaOH 中和至 pH 8~9,沉淀 Cu (OH)₂,上清液经 RO 膜处理后回用,浓水进一步蒸发回收。

四、处理技术选择要点

浓度优先:高浓度(酸 / 碱含量>5%)优先考虑回收技术(蒸馏、膜分离),低浓度(<5%)采用中和法。

成分分析:含重金属、有机物的废水需在中和后增加沉淀、氧化等深度处理;含挥发性酸(如 HCl)需注意废气收集(防酸雾污染)。

成本与回用需求:若企业有回用需求或附近有酸碱需求方,回收技术虽初期投资高,但长期可降低原料成本(如回收的回用于酸洗工序)。

五、环保法规与标准

处理后的废水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 pH 6~9 的要求,重点行业(如钢铁、电镀)需符合行业排放标准(如 GB 13456-201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回收的酸碱需符合相关工业原料标准(如工业、工业烧碱),避免二次污染。

通过 “分类收集 - 资源回收 - 末端处理” 的组合工艺,可实现酸碱废水的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