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水泥厂涉铊废水深度除铊工艺方法

水泥厂涉铊废水深度除铊工艺方法
水泥厂涉铊废水深度除铊工艺方法水泥厂涉铊废水深度除铊工艺方法
更新时间
2025-08-26 09:24:38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8-26 09:24:38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水泥厂涉铊废水深度除铊工艺方法

水泥厂涉铊废水的深度除铊工艺需结合水质特性(如高钙镁、酸性、铊浓度波动大)和环保要求,采用多段组合技术实现高效处理。以下是关键工艺方法及技术细节:

一、预处理:消除干扰与水质调节

pH 调节与钙镁沉淀
水泥厂废水通常呈酸性(pH 2-5),且钙镁离子浓度高,易与药剂反应生成沉淀,影响后续处理效果。预处理阶段需投加石灰或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7-9,使钙镁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 Ca (OH)₂、Mg (OH)₂),同时部分铊离子(Tl³⁺)也会水解生成 Tl (OH)₃沉淀。例如,韶钢烧结脱硫废水处理中,通过调节 pH 至 9-9.5,有效去除钙镁并降低后续药剂消耗。

混凝沉淀除悬浮物
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通过混凝絮凝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减少对后续工艺的堵塞风险。此步骤可将浊度控制在 350NTU 以下,为深度处理创造条件。

初期雨水收集与防渗
针对水泥厂拆除或停产期间的含铊灰尘污染风险,需建立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将降雨初期(前 15-30 分钟)的雨水导入应急池,避免含铊灰尘直接进入水体。同时,厂区地面需做防渗处理,防止铊渗入土壤。

二、核心处理:高效除铊技术

化学沉淀法

螯合沉淀:在碱性条件下(pH 8-10)投加螯合除铊剂,使铊离子生成 螯合沉淀(溶度积 Ksp≈1×10⁻⁴⁶),去除率可达 99% 以上。

氧化 - 沉淀联合工艺:先投加高锰酸钾(KMnO₄)或过氧化氢(H₂O₂)将 Tl⁺氧化为 Tl³⁺,再调节 pH 至 9-10,使 Tl³⁺形成更难溶的 Tl (OH)₃沉淀(Ksp≈1×10⁻⁴⁴)。此方法适用于高浓度铊废水(>1mg/L),但需控制氧化剂投加量以避免过度氧化。


纳米药剂吸附法
纳米型重金属处理药剂(如 CT-NM 系列)通过多螯合基团与铊离子结合,生成稳定沉淀物。其优势在于适应宽 pH 范围(弱酸至弱碱),污泥量减少 30%,且对高浓度铊废水(>10mg/L)仍能保持高效去除(>95%)。例如,在含铊浓度波动大的水泥厂废水中,该药剂可动态调整投加量,确保出水达标。

膜分离法

反渗透(RO):在 pH 6-8 条件下,RO 膜对铊的截留率>99%,适用于对出水要求极高的场景(如饮用水源地)。但膜污染问题需通过预处理(如超滤)和定期化学清洗解决,运行成本较高。

纳滤(NF):选择性截留二价及以上离子,对 Tl⁺的去除率约 80-90%,能耗低于 RO,更适合中等浓度铊废水(0.1-1mg/L)的深度处理。

三、后处理与资源回收

深度吸附与过滤
经核心处理后的废水可通过活性炭吸附或砂滤进一步去除残留铊和有机物。活性炭需定期再生或更换,而砂滤可通过反冲洗延长使用寿命。例如,耒水事件中,自来水厂通过增加活性炭吸附环节,确保出水铊浓度低于 0.1μg/L。

含铊污泥资源化

固化稳定化:将含铊污泥与水泥、粉煤灰等混合固化,使其浸出毒性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再安全填埋。

高温熔融回收:在水泥窑或专用熔炉中高温(>1200℃)处理污泥,铊以蒸气形式挥发后冷凝回收,残渣可作为水泥原料回用。此方法需控制尾气排放,避免二次污染。

四、工艺优化与风险防控

动态监测与智能控制
安装在线监测仪表(如铊离子传感器、pH 计),实时反馈水质数据,联动加药系统动态调整药剂投加量。例如,湖南中湘春天的工艺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使药剂投加精度误差<5%,运行成本降低 30%。

应急处理与风险预警
建立应急池(容量≥1000m³)和备用处理设备(如移动离子交换装置),应对突发高浓度铊污染。同时,与上下游企业和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区域污染预警。

原料与生产过程管控

严格控制原料铊含量,避免使用含铊矿石或协同处置含铊危废。

定期检测窑炉内壁和除尘灰中的铊浓度,在拆除或停产前彻底清理积灰,并采取防尘措施(如覆盖、洒水)。

五、经济性与技术选择建议

成本对比

螯合沉淀法:初期投资低(约 500 元 / 吨水),但药剂消耗大(年运行成本约 3-9元 / 吨水),污泥处置费用高。

离子交换法:初期投资较高(约 1500 元 / 吨水),但运行成本高(约 30-50 元 / 吨水),不适合长期运行。

纳米药剂法:综合成本介于前两者之间,且污泥量少,适合中小型水泥厂。

技术选择原则

高浓度铊废水(>1mg/L):优先采用 “螯合沉淀 ” 工艺。

中低浓度铊废水(0.1-1mg/L):推荐 “纳米药剂”  工艺。

酸性高盐废水:选择耐酸纳米药剂,避免化学沉淀法的结垢问题。

通过上述工艺组合与精细化管理,水泥厂涉铊废水可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铊浓度≤0.1μg/L 的限值,同时实现铊资源回收与环境风险防控的双重目标。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