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与药剂
详细介绍
电镀废水处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根据废水的具体类型(如含氰、含铬、含镍、综合废水等)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与药剂组合。以下为您系统梳理当前主流的工艺流程与配套药剂:
✅ 一、电镀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表格
复制
预处理 | 分类收集 → 格栅 → 调节pH | 避免混合污染,调节水质水量,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
化学处理 | 中和沉淀 / 氧化还原 / 螯合沉淀 | 去除重金属、物等有毒污染物 |
物理处理 | 混凝沉淀 → 气浮 → 压滤 | 去除悬浮物、沉淀物,降低浊度 |
深度处理 | 离子交换 / 膜分离(UF+RO) | 去除残留重金属和溶解性盐类,实现回用 |
末端处理 | 臭氧氧化 / MBR / 消毒 | 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确保出水达标 |
重金属离子(Cu²⁺、Ni²⁺、Cr⁶⁺、Zn²⁺) | 沉淀 | NaOH、Na₂S、Ca(OH)₂、FeSO₄、铁氧体剂、重金属捕集剂(如DTC类) | 需根据pH调整沉淀条件 |
物(CN⁻) | 氧化分解 | NaClO、Cl₂、H₂O₂、臭氧 | 适用于碱性氧化法 |
有机物(COD、BOD) | 氧化 / 生物降解 | 臭氧、Fenton试剂、PAC(聚合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活性污泥 | 可结合MBR系统 |
酸碱调节 | pH调节 | H₂SO₄、HCl、NaOH、Ca(OH)₂ | 需控制pH值以优化沉淀效果 |
膜系统保护 | 防垢/杀菌 | 阻垢剂(如PAA)、次、还原剂(NaHSO₃) | 用于RO/UF系统前处理 |
五金电镀厂 | 分类收集 → 混凝沉淀 → 膜处理 → 消毒 | 实现重金属去除率>98%,部分水回用 |
电子厂 | 物化(沉淀+氧化)→ 生化(A/O+MBR)→ 膜分离 | 适用于含镍、铬、物复杂废水 |
园区集中处理 | UF+RO双膜法 | 适合中水回用,预处理需加阻垢剂与除氯剂 |
分类收集优先:避免混合废水处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含氰与重金属废水应分质处理。
破络合处理:如为络合态重金属(如EDTA-Cu、Ni-氨络合物),需先加氧化剂或置换剂破络。
污泥处置:沉淀污泥需压滤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如需进一步定制工艺方案或药剂选型,建议提供具体废水类型与水质指标(如pH、重金属浓度、是否含氰等),我可为您细化设计。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