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分享一些成功的线路板铜回收企业生产废水处理案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线路板铜回收企业生产废水处理案例
更新时间
2025-08-19 16:23:01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8-19 16:23:01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以下是国内外多个成功的线路板铜回收企业生产废水处理案例,涵盖不同规模、技术路线和污染特性,展示了 “重金属回收 - 废水净化 - 资源循环”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案例一:某大型 PCB 企业高酸蚀刻废液再生项目(中国广东)

1. 废水特性

水量:800m³/ 月

水质:铜离子 80-120g/L、氯离子 100-150g/L、pH 0.5-1.5,含强氧化性物质(ORP>500mV)。

核心挑战:传统电解法能耗高(吨水耗电>15kWh),中和沉淀法铜回收率仅 70%,废液再生成本>80 元 /m³。

2. 工艺方案

预处理:陶瓷膜微滤去除胶体颗粒,温度调控系统维持 35±1℃(提升膜通量)。

核心模块:

特种纳滤膜(截留分子量 150-200Da):实现铜氯分离,浓缩液铜浓度>150g/L(直接电解提纯),产水铜含量<0.1g/L(回用于蚀刻工序)。

智能控制:变频调节跨膜压差(0.6-0.8MPa),自动清洗系统在膜通量下降 20% 时启动。

资源回收:铜回收率从 70% 提升至 95%,再生液回用率达 90%,铜回收成本从 3000 元 / 吨降至 800 元 / 吨。

3. 效果与亮点

水质达标:产水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铜离子<0.5mg/L,COD<50mg/L。

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 1.8 年,年节约成本超 200 万元。

技术创新:耐强氧化性纳滤膜(氧化铝陶瓷基)适应酸性蚀刻液特性,集成多参数反馈控制系统保障高盐环境稳定运行。

案例二:科海思 CH-90 树脂深度除铜项目(中国江苏)

水量:2000 吨 / 天

水质:铜离子 200-500mg/L,含 EDTA、柠檬酸等络合剂,要求出水铜≤0.5mg/L。

核心挑战:传统化学沉淀法污泥量大(吨水产泥>1kg),且络合态铜难以去除。

预处理:超滤膜(截留分子量 10 万 Da)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精密过滤器(5μm)保护树脂。

CH-90 螯合树脂:官能团为亚氨基二乙酸基,对铜离子选择性吸附(吸附容量>40g/L 树脂),再生液()经旋流电解生成纯度>99% 的铜板。

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树脂床层压降,再生周期智能判断(避免树脂过载)。

资源回收:年回收铜金属约 30 吨,产值超 180 万元。

水质达标:出水铜离子稳定在 0.3mg/L 以下,优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效益:污泥量减少 70%(吨水产泥<0.3kg),再生水回用率达 40%。

技术创新:树脂再生液闭路循环,避免二次污染;巨孔状树脂结构提升离子扩散效率。

案例三:江苏普诺威电子高盐废水零排放项目(中国江苏)

水量:综合废水 3000 吨 / 天,含镍废水 500 吨 / 天。

水质:综合废水 COD 1500mg/L、TDS 25000mg/L;含镍废水镍离子 50-100mg/L、盐度 30000mg/L。

核心挑战:高盐度抑制生化系统,镍离子需达零排放(地方标准≤0.1mg/L)。

分质处理:

含镍废水:槽边回收(超滤 + 反渗透)→ 浓水低温蒸发(结晶盐纯度>99%)→ 冷凝水回用。

综合废水:物化混凝→ Fenton 氧化→ A²O 生化→ MBR→ 砂碳滤→ 反渗透(产水回用率 70%)。

资源回收:镍回收率>99%,蒸发结晶盐(钠)外售作为工业原料。

水质达标:综合废水出水 COD<50mg/L,镍离子未检出;含镍废水实现零排放。

技术创新:MBR 与反渗透耦合工艺适应高盐环境,低温蒸发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 40%。

案例四:东莞洪义创展电子 2400t/d 中水回用工程(中国广东)

水量:2400 吨 / 天,含磨板废水、蚀刻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

水质:综合废水 COD 1200mg/L、SS 800mg/L;有机废水 COD 20000mg/L、氨氮 400mg/L。

核心挑战: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差(BOD/COD=0.1),需同步脱氮除磷。

分质预处理:

蚀刻废水:破络 + 混凝沉淀→ 清液进入有机废水系统。

有机废水:酸析(废酸回用)→ Fenton 氧化→ 混凝沉淀→ A²O 生化→ MBR→ 砂碳滤→ 反渗透。

资源回收:再生水回用率 66.7%,年节水超 50 万吨。

水质达标:综合出水 COD<50mg/L,氨氮<5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 类标准。

技术创新:利用车间废酸替代进行酸析,降低药剂成本 30%;ORP 仪表控制重金属捕剂投加量。

案例五:某危废处置企业高铊废水深度处理项目(中国浙江)

水量:线路板污泥压滤水 50 吨 / 天。

水质:铊离子 1.2-3.5mg/L、铜离子 200-500mg/L、pH 2-3。

核心挑战:铊毒性强(地方标准≤0.0001mg/L),传统硫化沉淀法难以达标。

预处理:调节 pH 至 8-9,投加高锰酸钾(KMnO₄)氧化 Tl⁺为 Tl³⁺(ORP 控制在 600mV)。

复合药剂沉淀:硫化钠 + 铁盐(Fe³⁺)协同作用,生成 Tl (OH)₃胶体,经絮凝沉淀去除。

离子交换:专用除铊树脂(负载铁 / 锰)深度吸附残留铊。

资源回收:铜污泥经火法冶炼提纯,铊富集于残渣(委外安全处置)。

水质达标:出水铊离子稳定在 0.00008mg/L 以下,铜离子<0.5mg/L。

技术创新:氧化 - 沉淀 - 吸附三级处理,突破传统硫化法极限;树脂再生液返回预处理循环。

案例六:某新能源企业含氰废水处理工程(中国常州)

水量:含氰废水 100 吨 / 天。

水质:物 2000-5000mg/L、镍离子 300-800mg/L、pH 5-8。

核心挑战:物与重金属协同毒性强,需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物≤0.5mg/L)。

破氰处理:两段式碱性氯化(一级 pH 10-11,二级 pH 8-9),次投加量为理论值的 1.5 倍。

重金属去除:混凝沉淀(PAC+PAM)→ 离子交换(螯合树脂)→ 活性炭吸附。

资源回收:镍离子经树脂富集后回收,物分解产物(CO₂、N₂)无二次污染。

水质达标:出水物<0.3mg/L,镍离子<0.1mg/L,优于国家标准。

技术创新:光催化氧化预处理提升破氰效率,活性炭动态吸附延长使用寿命。

案例七:富士康 10000m³/d 废水回用项目(中国河北)

水量:10000m³/ 天,含铜废水、清洗废水。

水质:铜离子 100-300mg/L、COD 800mg/L、SS 500mg/L。

核心挑战:大规模废水处理需兼顾经济性与稳定性。

预处理:格栅 + 沉砂池→ 调节池→ 中和反应(pH 6-9)。

MCR(磁混凝反应):投加磁粉(Fe₃O₄)强化絮凝,沉淀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

反渗透:抗污染膜元件(脱盐率>99.5%),产水回用率 75%。

资源回收:磁粉回收率>99%,铜污泥经熔炼提纯。

水质达标:产水铜离子<0.1mg/L,COD<30mg/L,满足生产线用水要求。

技术创新:磁混凝技术提升固液分离效率,占地面积较传统工艺减少 50%。

技术趋势与关键经验

分质处理: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如含铊、镍)单独预处理,避免冲击后续系统。

资源回收:铜、镍等金属通过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技术富集,实现经济效益。

深度处理:针对铊、物等剧毒污染物,采用 “氧化 - 沉淀 - 吸附” 组合工艺。

智能化控制:ORP、pH、电导率等在线监测仪表联动加药系统,提升处理稳定性。

以上案例表明,线路板废水处理需结合水质特性与地方标准,通过 “分质预处理 - 协同去除 - 深度净化 - 资源回收” 的阶梯式工艺,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