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线路板铜回收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流程

线路板铜回收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流程
更新时间
2025-08-19 16:03:21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8-19 16:03:21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线路板铜回收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流程需结合其 “高酸性、高盐度、重金属种类多(含铊等剧毒元素)、有机物复杂” 的特性,通过分质预处理→协同去除(重金属 + 有机物)→深度净化→达标排放 / 回用的阶梯式工艺实现达标,同时兼顾资源回收(如铜)。以下是详细处理流程:

分质收集与预处理:降低负荷,调节水质

线路板铜回收废水按来源可分为酸浸废水(含高浓度 Cu²⁺、Tl⁺、酸、SS)、洗涤废水(含残留酸、低浓度重金属、有机物)、地面冲洗水(含 SS、少量重金属),需分管道收集后进入预处理系统,避免交叉污染。

1. 格栅与沉砂

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线路板碎屑、金属颗粒),防止后续管道 / 设备堵塞。

工艺:采用机械格栅(栅隙 5-10mm)+ 沉砂池(停留时间 1-2h),沉砂定期清理(可回用于铜回收破碎工序)。

2. 调节池

作用:均衡水量(避免瞬时冲击)和水质(如 pH、重金属浓度波动),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条件。

设计:采用耐腐蚀材质(如 FRP、PVC),设搅拌装置(机械搅拌或曝气搅拌),停留时间 8-12h;监测 pH、ORP、Cu²⁺浓度等参数,为后续中和反应提供依据。

3. 中和反应池

作用:调节废水 pH(从 1-3 升至 6-9),为重金属沉淀和后续生化处理创造条件(酸性过强会破坏微生物)。

工艺:投加石灰(Ca (OH)₂)或氢氧化钠(NaOH),石灰成本低但产泥量大,NaOH 产泥量小但成本高,可根据规模选择;反应时间 30-60min,搅拌强度 300-500r/min,确保 pH 稳定。

副产物:中和过程中 Cu²⁺会先形成部分氢氧化铜沉淀(Cu (OH)₂),可初步回收铜(后续污泥处理中进一步提纯)。

重金属专项去除:靶向处理铜、铊及其他重金属

此阶段核心是去除高浓度重金属(尤其是铜、铊),避免其对后续工艺(如生化)的毒性影响,同时实现铜的资源回收。

1. 铜高效沉淀(针对 Cu²⁺)

工艺选择:化学沉淀法(主流),在中和后基础上,投加硫化钠(Na₂S)或铜(调节硫铜比),使 Cu²⁺与 S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CuS,Ksp=6.3×10⁻³⁶,比氢氧化铜更稳定)。

参数控制:pH=8-9,硫化钠投加量为理论量的 1.2-1.5 倍,反应时间 20-30min,搅拌强度 200-300r/min。

资源回收:沉淀污泥(含 CuS)进入污泥浓缩池,后续脱水后送铜冶炼厂回收铜(纯度可达 30%-50%)。

2. 铊深度去除(针对 Tl⁺/Tl³⁺)

预处理(氧化):铊以 Tl⁺为主(难沉淀),需先氧化为 Tl³⁺(易形成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投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KMnO₄)、双氧水(H₂O₂)),氧化时间 15-30min,ORP 控制在 500-600mV(确保 Tl⁺完全氧化)。

沉淀反应:投加专用除铊药剂(如硫化物 + 铁盐复合剂,Fe³⁺可吸附 Tl (OH)₃胶体),或重金属捕集剂(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与 Tl³⁺形成稳定螯合物)。

参数控制:pH=8-9,药剂投加量为铊浓度的 50-100 倍(视污染程度),反应时间 30-40min,搅拌强度 150-200r/min。

3. 其他重金属去除(Pb、Ni、Cd 等)

上述铜、铊处理过程中,Pb²⁺、Ni²⁺、Cd²⁺会同步与 S²⁻、OH⁻反应生成硫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如 PbS、Ni (OH)₂),若残留浓度较高(如 Ni²⁺>0.5mg/L),可补加螯合剂(如 EDTA 替代品)强化去除。

4. 絮凝沉淀与固液分离

经重金属反应后,投加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使细小颗粒凝聚成大絮体,通过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或辐流式沉淀池)分离,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污泥进入污泥系统。

参数:PAC 投加量 50-100mg/L,PAM 投加量 1-3mg/L,沉淀时间 1-2h,出水 SS≤50mg/L。

有机物与 COD 处理:降低毒性,提升可生化性

线路板废水 COD 高(500-2000mg/L)且含难降解有机物(如树脂、多氯联苯),需先通过物化法降低负荷,再结合生化法深度去除。

1. 氧化预处理(针对难降解 COD)

工艺选择:Fenton 氧化法(适用于酸性条件,可利用废水残留酸度)或电催化氧化(适用于高盐废水,盐类可增强导电性)。

Fenton 氧化:投加 FeSO₄・7H₂O(0.1-0.3mol/L)和 H₂O₂(0.2-0.5mol/L),pH=3-4,反应时间 60-90min,可去除 30%-50% COD,同时破坏有机物结构(如断链),提高 BOD/COD 至 0.3 以上。

电催化氧化:采用钛基涂层电极(如 IrO₂-Ta₂O₅),电流密度 20-50mA/cm²,反应时间 30-60min,利用・OH 自由基氧化有机物,尤其适合高盐、高毒性废水。

2. 生化处理(针对可降解 COD)

工艺选择:因废水盐度高(TDS 10000-50000mg/L),需采用耐盐生化系统,如耐盐活性污泥法(驯化耐盐微生物,盐度<30000mg/L 适用)或生物膜法(如 MBBR,载体上微生物抗冲击性强)。

耐盐活性污泥:曝气池 DO 控制在 2-4mg/L,污泥浓度 3-5g/L,停留时间 12-24h,可去除 50%-70% 的可降解 COD。

MBBR:填充率 30%-50% 的悬浮载体(如 K3 型),DO 2-3mg/L,停留时间 8-16h,抗盐能力优于活性污泥,适合盐度波动大的场景。

3. 二次混凝沉淀

生化出水仍含少量胶体态有机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投加 PAC(30-50mg/L)和 PAM(0.5-1mg/L),通过混凝沉淀进一步降低 COD(至 100mg/L 以下)和 SS(至 20mg/L 以下)。

脱盐处理(针对高盐废水)

若废水盐度极高(TDS>30000mg/L),或需回用(如洗涤工序),需进行脱盐处理,避免盐类累积影响系统稳定或回用设备。

1. 膜分离法

工艺:采用 “超滤(UF)+ 纳滤(NF)+ 反渗透(RO)” 组合:

超滤:去除残留 SS 和胶体(膜孔径 0.01-0.1μm),保护后续 NF/RO 膜;

纳滤:截留二价以上离子(如 SO₄²⁻、Ca²⁺),降低 RO 负荷;

反渗透:截留 90% 以上一价离子(如 Cl⁻、Na⁺),产水 TDS 可降至 500mg/L 以下,回用至洗涤工序。

注意事项:膜前需确保重金属≤0.1mg/L、COD≤50mg/L,避免膜污染;浓水(含高盐)可送至蒸发结晶处理。

2. 蒸发结晶法

适用于小规模或高盐浓水(如 RO 浓水),采用多效蒸发或 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将水分蒸发,盐类结晶(如 NaCl、CaSO₄),结晶盐若纯度达标可作为工业盐回用,否则按危废处置。

深度处理与达标排放

经上述处理后,出水需进一步净化,确保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或地方更严标准(如铊≤0.0001mg/L、COD≤50mg/L)。

1. 过滤系统

采用砂滤 + 活性炭吸附:砂滤去除细小颗粒(SS≤10mg/L);活性炭(柱状炭,空速 1-2h⁻¹)吸附残留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如铊),降低色度和 COD。

2. 离子交换深度除铊

若铊残留仍超标(如>0.001mg/L),采用专用除铊树脂(如负载铁 / 锰的螯合树脂),树脂对 Tl³⁺的吸附容量可达 50-100mg/g,饱和后用再生(再生液返回预处理阶段循环处理)。

3. 消毒处理

采用紫外线消毒或次(NaClO)消毒,杀灭生化残留的微生物,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1000 个 / L。

污泥处理系统

各阶段产生的污泥(中和污泥、重金属沉淀污泥、生化剩余污泥)需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浓缩:采用重力浓缩池(停留时间 12-24h),污泥含水率从 99% 降至 95%-97%;

脱水:用板框压滤机(压力 0.6-0.8MPa)或离心脱水机,投加 PAM(5-10mg/L)助脱水,污泥含水率降至 80% 以下;

处置:重金属污泥(含铜、铊)属危废(HW22),送有资质单位固化 / 稳定化后安全填埋,或资源化回收(如铜污泥回炼);生化污泥可协同处置或卫生填埋。

流程特点与关键控制

分质处理:酸浸废水单独预处理(高重金属、高酸),降低整体处理负荷;

协同去除:氧化单元同时实现铊价态转化和 COD 降解,节省成本;

耐盐适配:生化系统采用耐盐微生物,膜系统选用抗污染材质,适应高盐环境;

深度保障:通过离子交换、活性炭等确保铊、COD 等关键指标达标。

此流程可根据企业实际水质(如铊浓度、盐度)和排放标准调整,例如低铊废水可简化除铊步骤,高 COD 废水可增加臭氧氧化单元等。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