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方法流程与药剂
更新时间
2025-06-17 16:56:23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6-17 16:56:23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含重金属、物、酸碱及有机物)、毒性强、水质波动大等特点,其处理流程需结合污染物特性实现 “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资源回收及深度净化”。以下为典型处理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一、废水分类收集系统1. 分类原则

根据污染物类型划分收集管网,避免不同性质废水混合导致处理难度增加:


含氰废水:来自物电镀工序(如镀铜),CN⁻浓度通常 50-200 mg/L;

含铬废水:含 Cr (VI) 10-100 mg/L,来自镀铬、钝化工艺;

含镍废水:Ni²⁺浓度 20-100 mg/L,分为酸性镀镍(pH 2-4)和碱性镀镍(pH 8-10);

综合废水:含 Cu²⁺、Zn²⁺、Fe²⁺等重金属,及酸碱清洗水,pH 2-12;

有机废水:来自电镀前处理(除油、抛光),COD 500-2000 mg/L。

2. 收集池设计

各分类池容积按Zui大日排放量的 1.5-2 倍设计,配套 pH 在线监测与搅拌系统,防止悬浮物沉淀。

二、预处理阶段:污染物无害化1. 含氰废水处理

技术:两级破氰法(碱性氯化法)

一级破氰:调节 pH 10-11,投加 氧化剂,反应 30 分钟,生成 CNO⁻(毒性降 90%);

二级破氰:回调 pH 8-9,投加 氧化剂,,反应 40 分钟,CNO⁻分解为 CO₂和 N₂;

监测:出水 CN⁻<0.3 mg/L,需避免余氯对后续重金属处理的干扰。

2. 含铬废水处理

技术:还原 - 沉淀法

还原:调节 pH 2-3,投加还原剂,搅拌 30 分钟,将 Cr (VI) 还原为 Cr (III);

沉淀:回调 pH 8-9,投加 Ca (OH)₂或 NaOH,生成 Cr (OH)₃沉淀,固液分离后 Cr (III)<0.5 mg/L。

3. 含镍废水预处理(针对化学镀镍)

技术:氧化破络 - 调 pH 沉淀

投加 破络剂(1-2 g/L),在 pH 3-4、60℃条件下破坏有机络合剂(如柠檬酸、酒石酸),使 Ni²⁺游离;

调节 pH 10-11,投加 NaOH 生成 Ni (OH)₂沉淀,出水 Ni²⁺<0.1 mg/L(GB 21900-2008 标准)。

三、主体处理:重金属与有机物去除1. 化学沉淀 - 混凝系统(综合废水)

流程:

pH 调节:投加 H₂SO₄或 NaOH,将 pH 调至 7-9(视重金属种类而定,如 Cu²⁺沉淀 pH 8-9);

硫化物沉淀:投加纳米硫化锌(ZnS)或 Na₂S(用量为理论值 1.2 倍),生成溶度积低的硫化物(如 CuS 的 Ksp=6×10⁻³⁶);

混凝絮凝:投加聚合氯化铝(PAC,50-100 mg/L)和聚丙烯酰胺(PAM,1-5 mg/L),形成大絮体;

效果:重金属总去除率 > 99%,出水重金属浓度 < 0.5 mg/L。

2. 电解法(适用于高浓度重金属废水)

原理:以铁板 / 钛板为电极,通过电解产生 Fe²⁺/Fe³⁺,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如 Cu²⁺+Fe=Cu+Fe²⁺),同时生成氢氧化物絮凝体;

优势:可回收金属(如阴极沉积 Cu、Ni),污泥量较化学沉淀法减少 30%,但能耗较高(1-3 kWh/m³)。

3. 有机物处理(有机废水)

技术:厌氧 - 好氧生物处理(AO 工艺)

厌氧池:控制 COD 负荷 1-3 kg/(m³・d),温度 30-35℃,降解大分子有机物,产沼气;

好氧池:投加活性污泥,DO 2-4 mg/L,污泥龄 15-20 天,COD 去除率 > 80%,出水 COD<50 mg/L。

四、深度处理:达标排放与回用1. 重金属深度去除

技术:

离子交换法:采用螯合树脂(如 D401 型)吸附残余重金属,对 Ni²⁺、Cu²⁺的去除率 > 99%,树脂可再生回用;

膜分离技术:纳滤(NF)或反渗透(RO)膜截留重金属离子,RO 出水重金属 < 0.01 mg/L,可回用于电镀清洗工序,水回收率 60-80%。

2. 水质净化与回用

流程:砂滤→活性炭吸附→UF→RO

活性炭吸附去除残余有机物(COD<10 mg/L);

RO 膜去除溶解盐类,产水电导率 < 10 μS/cm,满足电镀工艺用水标准。

五、污泥处理与资源回收1. 污泥分类

含铬污泥:含 Cr (OH)₃,属于危险废物(HW21);

含镍污泥:含 Ni (OH)₂,可回收镍资源;

综合污泥:含多种重金属硫化物 / 氢氧化物。

2. 处理流程

浓缩:重力浓缩池(停留时间 12-24 小时),含水率从 95% 降至 90%;

脱水:板框压滤机(压力 0.6-1.0 MPa),生成含水率 < 60% 的泥饼;

资源回收:

含镍污泥通过酸浸 - 电解回收金属镍,回收率 > 95%;

含铬污泥经高温焙烧(800-1000℃)生成 Cr₂O₃,用于冶金原料。

六、智能化监控与应急系统1. 在线监测点

调节池:pH、COD、重金属浓度(Cu²⁺、Ni²⁺、Cr (VI));

出水口:流量、pH、总重金属、CN⁻、COD,数据实时上传环保平台。

2. 应急设施

事故池:容积为Zui大日排放量的 3 倍,配套提升泵与中和药剂投加系统,应对废水泄漏或处理系统故障。

七、典型工艺流程图解

1756247372.jpg

八、技术对比与选择建议工艺阶段传统技术新型技术成本对比适用场景
重金属去除氢氧化物沉淀纳米硫化物沉淀成本高 20-30%,但污泥量少高浓度或低排放标准废水
资源回收化学沉淀 + 压滤电解法 + 膜分离投资高 50%,但金属回收率 > 95%含镍、铜等高价金属废水
深度处理回用砂滤 + 活性炭RO 膜 + 离子交换运行成本高 15-20%,但水回收率高水资源短缺地区或清洁生产企业
九、行业标准与政策适配

排放需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重点区域总铬≤0.5 mg/L,总镍≤0.1 mg/L,总铜≤0.3 mg/L;

鼓励采用《电镀行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2-2010)推荐的 “分类处理 + 资源回收” 工艺,实现 “零排放” 目标(如浙江、广东等地已试点电镀园区废水全回用)。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需以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为核心,通过分类收集降低处理难度,结合化学 - 生物 - 物理联用技术实现污染物高效去除,同时通过膜技术与资源回收提升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排放标准趋严,智能化监控与低碳工艺(如电化学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剂)将成为发展重点。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