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涉铊废水处理中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特定药剂,使铊离子(Tl⁺或 Tl³⁺)与药剂中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再通过固液分离去除铊。其核心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铊在废水中的存在形态与沉淀基础
铊的价态与溶解性
废水中的铊通常以 + 1 价(Tl⁺)和 + 3 价(Tl³⁺)存在。其中,Tl⁺的化学性质与碱金属(如 K⁺、Na⁺)相似,在水中溶解度较高,难以直接沉淀;而 Tl³⁺的化学性质与 Al³⁺、Fe³⁺类似,在碱性条件下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Tl (OH)₃),溶解度极低(Ksp≈10⁻⁴4)。因此,部分化学沉淀工艺会先通过氧化反应将 Tl⁺转化为 Tl³⁺,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反应的热力学基础
通过降低溶液中铊离子的浓度积(Q)至其溶度积(Ksp)以下,促使铊离子形成沉淀。例如: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Tl⁺ + OH⁻ → TlOH↓(Ksp≈10⁻⁸,碱性条件下更易发生)
Tl³⁺ + 3OH⁻ → Tl (OH)₃↓(Ksp 极低,碱性条件下几乎完全沉淀)
生成硫化物沉淀:
2Tl⁺ + S²⁻ → Tl₂S↓(Ksp≈10⁻²⁵,比氢氧化物更难溶,去除效果更彻底)
化学沉淀法的核心反应机制
1. 氢氧化物沉淀法
原理:通过调节 pH 至碱性(通常 pH>10),使 Tl⁺与 OH⁻反应生成 TlOH 沉淀,或先将 Tl⁺氧化为 Tl³⁺后生成 Tl (OH)₃沉淀。
关键步骤:
氧化预处理(若以 Tl⁺为主):加入氧化剂(如 ClO⁻、H₂O₂、KMnO₄等),将 Tl⁺氧化为 Tl³⁺,降低其溶解度。
pH 调节:投加石灰(Ca (OH)₂)、NaOH 等碱剂,将 pH 调至 10-14,促使铊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共沉淀与絮凝:Tl (OH)₃胶体颗粒细小,常需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铁 PFS)或絮凝剂(PAM),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促进沉淀颗粒聚集,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局限性:TlOH 的 Ksp 较大(10⁻⁸),单独使用氢氧化物沉淀法难以将铊浓度降至 0.1 mg/L 以下,常需与其他方法联用。
2. 硫化物沉淀法
原理:投加硫化物(如 Na₂S、NaHS、H₂S 等),使 S²⁻与 Tl⁺反应生成极难溶的 Tl₂S 沉淀(Ksp≈10⁻²⁵),去除效率显著高于氢氧化物沉淀法。
关键优势:
硫化物对 Tl⁺的结合能力强,可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pH=5-10)实现高效沉淀,且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如 Fe²⁺、Cu²⁺)的干扰。
Tl₂S 沉淀颗粒较大,易于沉降,减少了絮凝剂的用量。
注意事项:
硫化物投加过量易产生 H₂S 有毒气体,需控制投加量并配套尾气处理装置;
残留的 S²⁻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需后续通过氧化(如投加 ClO₂)或混凝沉淀去除。
3. 螯合沉淀法
原理:使用含特定官能团(如 - SH、-NH₂、-COOH 等)的螯合药剂(如 CT-NM 系列除铊剂、DTC 类重金属捕集剂),通过螯合作用与 Tl⁺或 Tl³⁺形成稳定的环状络合物(螯合物),该络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可直接沉淀分离。
反应特点:
螯合药剂对铊离子具有高选择性,不受废水中其他金属离子(如 Cu²⁺、Zn²⁺)的干扰;
反应条件温和(pH=6-10),无需强碱性环境,且沉淀产物稳定性高,不易二次释放;
典型反应式(以含 - SH 的螯合剂为例):
R-SH + Tl⁺ → R-S-Tl + H⁺(生成难溶性螯合物)。
强化沉淀效果的辅助机制
共沉淀作用
废水中若存在 Fe³⁺、Al³⁺等金属离子,可在沉淀过程中形成氢氧化物胶体(如 Fe (OH)₃、Al (OH)₃),通过吸附 - 包裹作用将微量铊离子共沉淀去除。例如,投加 FeCl₃时,Fe (OH)₃胶体的比表面积大,可吸附 Tl⁺或 Tl³⁺形成共沉淀。
pH 值的调控逻辑
氢氧化物沉淀法依赖高 pH(pH>10),但过高的 pH 会导致 Mg²⁺、Ca²⁺形成沉淀,增加污泥量;
硫化物沉淀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效率更高,避免酸性条件下 H₂S 气体逸出;
螯合沉淀法对 pH 适应性更强,但需通过试验确定反应 pH(通常为中性至弱碱性)。
氧化 - 沉淀协同作用
如前所述,将 Tl⁺氧化为 Tl³⁺可显著降低其溶解度(Tl (OH)₃的 Ksp 远小于 TlOH)。例如,投加 NaClO 将 Tl⁺氧化为 Tl³⁺后,再调节 pH 至 10-12,可生成更稳定的 Tl (OH)₃沉淀,去除效率提升至 99% 以上。
实际应用中的工艺逻辑
以 “氧化 - 化学沉淀 - 絮凝” 组合工艺为例:
进水:含 Tl⁺的废水(如冶炼、电镀废水);
氧化阶段:投加 NaClO(氧化剂),将 Tl⁺氧化为 Tl³⁺;
pH 调节:投加 Ca (OH)₂或 NaOH,将 pH 调至 10-12,促使 Tl³⁺形成 Tl (OH)₃沉淀;
螯合沉淀(可选):投加专用除铊螯合剂,与残留铊离子反应生成螯合物;
絮凝沉淀:投加 PAC 和 PAM,促进沉淀颗粒聚集,经沉淀池固液分离后,出水铊浓度可降至 0.01 mg/L 以下(低于国标限值)。
总结
化学沉淀法的核心是通过价态转化(氧化 Tl⁺为 Tl³⁺)、生成难溶物(氢氧化物、硫化物、螯合物) 和强化固液分离(絮凝、共沉淀),将溶解态铊离子转化为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