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公司新闻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方法与流程
发布时间: 2025-06-07

食品工业废水因加工品类(如屠宰、酿酒、乳制品、淀粉、饮料等)不同,水质差异显著,普遍具有高有机物浓度(COD 可达 5000-50000 mg/L)、高悬浮物(SS)、含油脂 / 蛋白质 / 糖等特点,部分废水(如屠宰、发酵)还可能携带病原体。以下从技术路线、典型案例及资源化方向展开分析: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核心技术体系

1. 预处理:减荷与水质调节

隔油与气浮:针对含油脂废水(如屠宰、油炸食品加工),通过隔油池(如 API、CPI)或气浮(溶气气浮 DAF)去除浮油,油脂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

调节与中和:食品加工废水水质波动大(如啤酒厂糖化阶段 COD 骤升),需设调节池(停留时间 8-24h)平衡水量水质,并用酸碱调节 pH 至生化适宜范围(6.5-8.5);

固液分离:淀粉废水、豆制品废水含大量悬浮物,常用板框压滤、离心分离或高效沉淀池,SS 去除率>95%。

2. 生化处理:有机物降解的核心环节

厌氧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COD>5000 mg/L),可同步产沼气回收能源:

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啤酒废水、淀粉废水处理中,容积负荷达 8-15 kgCOD/(m³・d),COD 去除率 80%-90%,沼气产率 0.3-0.5 m³/kgCOD;

IC(内循环反应器):乳制品废水处理中,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比 UASB 高 30%,占地面积减少 50%;

好氧工艺:

AO/AAO:屠宰废水脱氮除磷,氨氮去除率>95%,总磷<0.5 mg/L;

MBR(膜生物反应器):饮料废水深度处理,出水 COD<50 mg/L,浊度<0.1 NTU,可直接回用。

3. 深度处理:提标与资源化

膜技术:超滤(UF)+ 反渗透(RO)用于中水回用,如矿泉水厂废水回用率达 70%,出水电导率<10 μS/cm;

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如 TiO₂光催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如酱油废水经臭氧处理后色度从 500 倍降至 50 倍以下;

活性炭吸附:去除残留有机物和异味,常用于酿酒废水深度处理,COD 进一步降低 10%-20%。

典型行业废水处理案例

1. 啤酒工业: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 - 好氧联合处理

案例:百威英博(佛山)啤酒厂

处理规模:15000 吨 / 天

核心工艺:

预处理:格栅 + 沉砂池 + 调节池 + DAF 气浮(除酒花油脂);

厌氧:IC 反应器(COD 从 12000 mg/L 降至 1500 mg/L),沼气用于锅炉燃烧;

好氧:MBR(COD 降至 50 mg/L 以下),出水部分回用于洗瓶工序。

效果:

COD 总去除率 99.6%,水重复利用率 35%,年回收沼气 1200 万 m³,折合标煤 1.5 万吨;

入选国家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处理成本约 2.8 元 / 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0%。

2. 屠宰及肉类加工:含血污 / 油脂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案例:双汇集团(漯河)屠宰厂

处理规模:8000 吨 / 天

核心工艺:

预处理:毛发收集 + 猪血离心分离(回收血红蛋白)+ 气浮除油脂(油脂回收率 85%,用于制肥皂);

厌氧:UASB(COD 从 8000 mg/L 降至 1000 mg/L),沼气发电;

好氧:AAO+MBR(氨氮从 150 mg/L 降至 5 mg/L)。

效果:

水污染物排放优于《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COD≤80 mg/L,氨氮≤8 mg/L;

年回收蛋白质 2000 吨、油脂 1500 吨,创造经济效益 1200 万元 / 年。

3. 乳制品工业:高乳糖废水的高效处理

案例:蒙牛(呼和浩特)乳业园

处理规模:10000 吨 / 天

核心工艺:

预处理:格栅 + 调节池 + 离心分离(除乳渣)+ 酸析(pH 调至 4.5,沉淀酪蛋白);

厌氧:改良型 UASB(添加碳酸钙中和乳酸,容积负荷 6 kgCOD/(m³・d));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 + 混凝沉淀,出水 COD≤100 mg/L。

效果:

乳糖去除率 98%,总氮去除率 80%,污泥产生量减少 40%;

配套建设沼气锅炉,年替代天然气 300 万 m³,减排 CO₂约 1.8 万吨。

4. 淀粉工业:高悬浮物废水的分级处理

案例:山东鲁洲生物(淀粉加工)

处理规模:20000 吨 / 天

核心工艺:

预处理:振动筛(回收淀粉颗粒)+ 沉淀池(SS 从 5000 mg/L 降至 800 mg/L);

厌氧: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COD 从 10000 mg/L 降至 1500 mg/L,沼气用于干燥工段;

好氧:MBBR(投加悬浮填料,微生物浓度达 8 g/L),出水 COD≤50 mg/L。

效果:

淀粉回收率 9.2%,年回收淀粉 1.2 万吨,价值约 4800 万元;

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单位废水处理成本 1.5 元 / 吨,低于行业平均 40%。

资源化利用与前沿技术突破

1. 能源与资源回收

沼气高值化利用:如燕京啤酒厂将厌氧产生的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CH₄纯度>97%),接入城市燃气管网,年收益超 500 万元;

蛋白质 / 油脂提取:屠宰废水经离心 + 膜分离回收血红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用于饲料添加剂;植物油加工废水萃取油脂,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

2. 新兴技术应用

电化学氧化:某方便面厂废水经三维电极 - 电催化处理,COD 从 3000 mg/L 降至 100 mg/L 以下,能耗比传统芬顿法降低 50%;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实验阶段用于处理高糖废水,同步产电(功率密度约 200 mW/m²),实现 “废水处理 + 发电” 双重目标;

智能调控系统:如伊利集团应用 AI 在线监测 COD、氨氮等指标,自动调节曝气量和药剂投加量,能耗降低 15%,药剂成本减少 20%。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水质波动应对:食品加工季节性强(如水果罐头厂旺季废水负荷骤增),需推广 “弹性生化系统”(如可扩展式 MBR 模块);

低浓度废水回用:饮料、矿泉水厂废水水质较好,未来将普及 “超滤 - 纳滤” 双膜法,回用率提升至 80% 以上;

零排放探索:针对浓缩液(如 RO 浓水),尝试 “蒸发结晶 + 盐资源化”,如某果汁厂将浓水蒸发后得到食用级柠檬酸钙;

政策驱动升级:随着《食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修订,预计 2025 年重点区域执行 COD≤50 mg/L、氨氮≤5 mg/L 的更严标准,推动膜技术和氧化技术普及。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已从 “达标排放” 向 “资源循环” 转型,通过 “预处理减荷 - 厌氧产沼 - 好氧深度处理 - 资源回收” 的全链条技术,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尤其适合结合企业产品特性开发定制化方案(如酿酒废水的沼气发电、乳制品废水的蛋白回收)。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