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有机砷的去除方法

有机砷的去除方法
更新时间
2025-09-05 09:27:40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9-05 09:27:40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有机砷(如甲基砷、砷、砷甜菜碱、洛克沙胂等)因含碳 - 砷(C-As)共价键,结构稳定、毒性虽低于无机砷(如 As³⁺、As⁵⁻),但传统化学沉淀、吸附法难以直接去除(无机砷去除技术对有机砷效率<30%)。其核心处理思路是 **“先破键转化为无机砷,再用成熟技术去除”**,或针对特定有机砷采用 “直接吸附 / 膜分离”。以下是具体方法,按 “转化类”“直接去除类”“组合工艺” 分类说明,附适用场景与案例:

核心思路:先将有机砷转化为无机砷(主流技术)

有机砷的 C-As 键需通过氧化、生物降解等手段断裂,转化为易处理的 As³⁺/As⁵⁺,再结合无机砷去除技术(如铁盐沉淀、吸附)实现达标。

1. 氧化法(AOPs):破键氧化

原理:利用・OH(羟基自由基,氧化电位 2.8V)、O₃、SO₄⁻・等强氧化剂,破坏 C-As 键,将有机砷(如甲基砷酸 MMA、二甲基砷酸 DMA)氧化为 As⁵⁺(砷酸根),同时降解有机碳链。

常用技术及参数:

芬顿氧化(Fenton):

条件:pH 2-4,Fe²⁺(50-200mg/L)+ H₂O₂(1000-3000mg/L),反应时间 60-120min;

效果:对洛克沙胂(养殖废水常见有机砷)氧化率>95%,转化为 As⁵⁺后,加铁盐可使总砷降至 0.1mg/L 以下(符合 GB 18596-2001 养殖废水标准);

适用场景:酸性高浓度有机砷废水(如化工、制药废水,有机砷浓度 5-50mg/L)。

臭氧氧化(O₃):

条件:pH 7-10(碱性促进・OH 生成),臭氧浓度 50-100mg/L,接触时间 30-60min;

优势:无二次污染,可同步降解有机物(COD 去除率 30%-50%);

局限:对强稳定有机砷(如砷甜菜碱)氧化效率低(<60%),需配合紫外(UV/O₃)强化。

过硫酸盐氧化(PS):

条件:UV 或 Fe²⁺活化 PS(投加量 500-1000mg/L),pH 3-8,反应时间 40-80min;

优势:SO₄⁻・(氧化电位 2.5-3.1V)稳定性高于・OH,适合高盐废水(如养殖废水、海水养殖尾水),对 DMA 氧化率>90%。

案例:某养猪场废水(含洛克沙胂 8mg/L),采用 “Fenton 氧化(Fe²⁺ 150mg/L + H₂O₂ 2000mg/L)→ 铁盐沉淀(PFS 200mg/L)”,总砷从 8mg/L 降至 0.08mg/L,达标排放。

2. 生物转化法:微生物去甲基化 / 降解

原理: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的酶促反应(如砷甲基转移酶、C-As 裂解酶),将有机砷的 C-As 键断裂,实现 “去甲基化”(转化为 As³⁺/As⁵⁺)或 “矿化”(分解为 CO₂、H₂O 和无机砷)。

常用微生物及条件:

好氧微生物:

菌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根瘤菌(Rhizobium);

条件:DO 2-4mg/L,pH 6-8,温度 25-35℃,碳源(葡萄糖 / 乙酸钠,COD 200-500mg/L);

效果:对 MMA/DMA 去甲基化率>80%,72h 内转化为 As⁵⁺。

厌氧微生物:

菌种:硫还原菌(SRB)、产甲烷菌(Methanogens);

条件:DO<0.2mg/L,pH 7-8.5,HRT 24-48h;

优势:可处理高浓度有机砷(如 10-50mg/L),同时降解复杂有机物(如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

案例:某化工废水(含砷 12mg/L),采用 “厌氧 UASB(SRB 接种)→ 好氧 MBBR”,有机砷转化为无机砷后,加硫化钠沉淀,总砷降至 0.05mg/L。

生物吸附协同:某些真菌(如黑曲霉)可分泌胞外聚合物(EPS),先吸附有机砷,再通过胞内酶降解为无机砷,适合低浓度有机砷(<5mg/L)。

3. 光催化氧化法:半导体材料辅助破键

原理: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如 TiO₂、g-C₃N₄、BiVO₄)在紫外 / 可见光照射下产生・OH、O₂⁻・等活性物种,攻击 C-As 键,将有机砷氧化为无机砷。

关键参数:

催化剂:纳米 TiO₂(锐钛矿型,比表面积>100m²/g)或改性 TiO₂(掺杂 N、Fe,提升可见光响应);

条件:pH 3-7,光照强度 100-300W/m²,催化剂投加量 0.5-2g/L,反应时间 60-120min;

效果:对砷甜菜碱(海水养殖尾水常见)氧化率>75%,转化为 As⁵⁺后,配合 TiO₂吸附,总砷去除率>95%;

适用场景:低浓度、透光性好的废水(如饮用水、养殖尾水),需避免高 SS 遮挡光照。

直接去除法:针对特定有机砷(小众但高效)

部分有机砷(如低分子量甲基砷、砷甜菜碱)可通过特异性吸附或膜分离直接去除,无需先转化,适合低浓度、需回用的场景。

1. 特异性吸附法

原理:选择对有机砷有 “疏水作用 + 络合作用” 的吸附材料,直接捕获有机砷分子。

常用材料:

巯基 / 氨基改性树脂:如 Tulsimer® CH-93(氨基膦酸基团)、D401(螯合树脂),通过 N/ O 原子与 As 原子络合,同时疏水链(如烷基)结合有机基团,对 MMA/DMA 吸附容量 2-5mg/g,耐受 pH 3-8;

金属有机框架(MOFs):如 UiO-66(Zr 基 MOFs),孔径可调(0.5-2nm),通过 Zr-O 键与有机砷的羟基 / 羧基作用,对砷吸附容量 8-12mg/g,且抗盐干扰(Cl⁻<30000mg/L);

案例:某饮用水厂(含砷甜菜碱 0.2mg/L),采用 “UiO-66 吸附柱(流速 5m/h)”,出水总砷<0.01mg/L,符合 GB 5749-2022。

2. 膜分离法

原理:利用纳滤(NF)、反渗透(RO)膜的 “孔径截留 + 电荷排斥” 作用,直接截留有机砷分子(分子量通常>100Da)。

技术选择:

纳滤膜:如 NF270(截留分子量 200Da),对甲基砷截留率>90%,操作压力 0.8-1.2MPa,适合中低浓度有机砷(<1mg/L),可保留部分矿物质(如饮用水回用);

反渗透膜:如 BW30FR(抗污染型),对各类有机砷截留率>99%,操作压力 1.5-2.0MPa,适合高要求场景(如电子行业回用),但产水率较低(50%-70%);

注意:需预处理去除 SS(<10mg/L)和有机物(COD<50mg/L),避免膜污染,延长膜寿命(1-2 年)。

组合工艺:应对复杂有机砷废水(工业主流)

实际废水(如养殖、化工、制药废水)中有机砷常与无机砷、有机物、盐类共存,需 “转化 + 去除 + 深度净化” 组合,确保达标。

1. “氧化 + 化学沉淀”(高浓度有机砷废水)

流程:有机砷废水→芬顿 / 臭氧氧化(破键为 As⁵⁺)→调 pH 8-10→投加铁盐(PFS,n (Fe)/n (As)=3:1)→沉淀→过滤;

适用场景:化工、制药废水(有机砷 5-50mg/L,COD 1000-3000mg/L);

案例:某农药厂(含甲基砷 15mg/L,COD 2500mg/L),采用 “臭氧氧化(O₃浓度 80mg/L,反应 90min)→ PFS 250mg/L 沉淀”,总砷从 15mg/L 降至 0.06mg/L,COD 同步降至 300mg/L。

2. “生物转化 + 吸附”(中低浓度、高有机物废水)

流程:有机砷废水→厌氧 UASB(去甲基化为 As³⁺)→好氧 MBBR(氧化为 As⁵⁺)→铁锰改性活性炭吸附→达标排放;

适用场景:养殖废水(含洛克沙胂 0.5-5mg/L,COD 500-1500mg/L);

优势:成本低(吨水成本 10-15 元),无二次污染,污泥可资源化(如堆肥)。

3. “光催化 + 膜分离”(低浓度、回用场景)

流程:有机砷废水→TiO₂光催化(转化为 As⁵⁺)→超滤(UF,去除催化剂)→反渗透(RO,截留 As⁵⁺)→回用;

适用场景:电子电镀废水(含砷甜菜碱 0.1-0.5mg/L,需回用);

效果:产水总砷<0.005mg/L,回用率 60%-70%,催化剂回收率>95%。

关键注意事项与技术对比

处理方法 有机砷类型 处理效率 成本(元 / 吨) 适用场景 局限性

氧化法 甲基砷、砷 转化率>90% 20-35 高浓度、高 COD 废水(化工、制药) 酸性条件需调 pH,药剂消耗大

生物转化法 MMA/DMA、洛克沙胂 转化率>80% 10-15 中低浓度、高有机物废水(养殖) 反应周期长(24-72h),低温效率低

特异性吸附法 低分子量有机砷 去除率>95% 15-25 低浓度、需深度净化(饮用水) 吸附剂需再生,高盐干扰吸附

膜分离法 各类有机砷 截留率>90% 30-50 低浓度、回用场景(电子、饮用水) 膜污染需预处理,浓水需二次处理

总结:有机砷去除核心策略

优先转化:对绝大多数有机砷,先通过 “氧化 / 生物转化” 破键为无机砷,再用成熟技术(铁盐沉淀、吸附)去除,效率Zui高、成本可控;

直接去除:仅适用于低浓度、特定有机砷(如砷甜菜碱),需匹配特异性吸附材料或膜;

组合适配:复杂废水(高 COD、高盐、混合砷形态)需 “转化 + 去除 + 深度净化” 组合,如养殖废水用 “生物 + 吸附”,化工废水用 “氧化 + 沉淀”。

未来技术方向是开发高效低成本的 “破键 - 吸附一体化材料”(如光催化 - 吸附复合 MOFs),及耐低温、高盐的功能微生物,进一步降低有机砷处理难度与成本。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