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碳酸锂企业冶炼后锂渣中铊氟铍固化稳定化无害化

碳酸锂企业冶炼后锂渣中铊氟铍固化稳定化无害化
碳酸锂企业冶炼后锂渣中铊氟铍固化稳定化无害化碳酸锂企业冶炼后锂渣中铊氟铍固化稳定化无害化
更新时间
2025-07-02 11:39:13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7-02 11:39:13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在碳酸锂企业冶炼过程中,锂渣常含有铊(Tl)、氟(F)、铍(Be)等有毒有害成分,若处置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以下从固化 / 稳定化原理、工艺方法、药剂选择及无害化处理流程等方面,详细阐述针对这些污染物的处置技术:

锂渣中铊、氟、铍的赋存形态与危害

赋存形态

铊:多以 Tl⁺或 Tl³⁺形式吸附于矿物表面,或与铁、锰氧化物共沉淀;

氟:主要以可溶性氟化物(如 NaF、KF)或难溶氟化物(如 CaF₂)存在,部分以氟硅酸盐(如 Na₂SiF₆)形式结合;

铍:常以 BeO、Be (OH)₂或含铍矿物(如绿柱石)的细微颗粒存在,部分呈可溶性 Be²⁺。

环境危害

铊具有高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可导致肝肾损伤、神经系统病变;

氟过量会引发氟骨症、牙齿畸形,可溶性氟化物易污染地下水;

铍为剧毒物质,吸入或接触可导致铍肺病和致癌风险。

固化 / 稳定化技术原理与工艺选择

(一)铊的固化稳定化

1. 螯合稳定化

原理:投加 螯合化合物,与 Tl⁺/Tl³⁺生成极难溶的 沉淀物,降低铊的溶出性。

工艺流程:

锂渣破碎筛分,调整含水率至 20%~30%;

按 Tl 含量的 1.5~2 倍投加螯合物溶液(浓度 5%~10%),混合搅拌 30 min;

加入碱性药剂(如 Ca (OH)₂)调节 pH 至 9~11,促进 沉淀并抑制返溶;

陈化 24~48 h,形成稳定硫化物固形物。


2. 铁锰氧化物共沉淀

原理:利用 Fe³⁺、Mn⁴⁺的氢氧化物胶体吸附 Tl⁺,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 Tl⁺氧化为 Tl³⁺,与 Fe/Mn 氧化物形成共沉淀。

工艺:投加 KMnO₄(氧化 Tl⁺至 Tl³⁺)和 FeCl₃,调节 pH 至 7~8,生成 Fe (OH)₃-MnO₂-Tl (OH)₃复合沉淀,固化铊离子。

(二)氟的固化稳定化

1. 钙基固化法

原理:投加 CaO、Ca (OH)₂或电石渣,与可溶性氟化物反应生成 CaF₂(Ksp≈10⁻¹⁰),同时 Ca²⁺与氟硅酸盐反应生成 CaSiF₆沉淀。

锂渣与水按 1:2 比例混合成浆料,搅拌均匀;

按 F⁻含量的 1.2~1.5 倍投加 Ca (OH)₂(纯度≥80%),维持 pH 10~12,反应 1~2 h;

加入 PAC(50~100 mg/L)助凝,沉淀 30 min 后过滤;

滤渣经干燥后,CaF₂与其他矿物形成稳定晶格结构,抑制氟溶出。

关键控制:确保 Ca/F 摩尔比≥2,避免因 CaF₂包裹不完全导致氟二次释放。

2. 镁盐 - 铝盐联合固化

原理:Mg²⁺与 F⁻生成 MgF₂(Ksp≈7×10⁻¹¹),Al³⁺水解生成 Al (OH)₃胶体吸附氟离子,形成 MgF₂-Al (OH)₃复合沉淀,增强固化效果。

(三)铍的固化稳定化

1. 硅酸盐水泥固化

原理:水泥水化生成 Ca (OH)₂、3CaO・Al₂O₃・6H₂O 等凝胶体,Be²⁺与 OH⁻生成 Be (OH)₂,再与硅酸钙反应生成不溶性铍硅酸盐(如 CaBeSiO₄),嵌入水泥晶格中。

工艺参数:

水泥添加量:锂渣质量的 15%~20%;

水灰比:0.3~0.4,确保水化反应充分;

养护条件:湿度≥90%,温度 20~25℃,养护 7~28 天,形成抗压强度≥10 MPa 的固化体。

优势:水泥固化成本低,对 Be 的固化效率可达 95% 以上,溶出浓度<0.005 mg/L(GB 5085.3-2007 标准)。

2. 玻璃化固化(高温熔融)

原理:在 1200~1400℃高温下,锂渣与石英砂、碳酸钠等助熔剂熔融,BeO 与硅酸盐形成玻璃相,氟以 CaF₂形式封存在玻璃体网络中,铊则因高温挥发(需配套尾气处理)或固化于晶格中。

特点:固化体稳定性极高,长期浸出风险低,但能耗高,适用于高毒性铍渣的处置。

一体化固化稳定化工艺流程(以钙基 - 水泥联合工艺为例)

1. 预处理阶段

锂渣破碎至粒径<5 mm,去除木屑、金属等杂质;

测定铊、氟、铍含量,计算药剂投加量(参考:Ca (OH)₂投加量为 F⁻含量的 1.3 倍,水泥为锂渣质量的 18%)。

2. 固化反应阶段

graph TD

A[锂渣] --> B[混合池]

B --> C[投加溶液]

B --> D[投加Ca(OH)₂]

C --> E[搅拌反应30min]

D --> E

E --> F[调节pH至10~11]

F --> G[投加水泥与PAC]

G --> H[强力搅拌1h]

3. 成型与养护阶段

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振动成型,常温养护 7 天(湿度≥85%);

养护后检测固化体浸出毒性(HJ/T 299-2007 方法),达标后可用于安全填埋或建材原料。

无害化处置关键控制与标准要求

浸出毒性控制标准

铊:≤0.1 mg/L(GB 5085.3-2007);

氟:≤100 mg/L(GB 5085.5-2007);

铍:≤0.02 mg/L(GB 5085.3-2007)。

二次污染防控

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 氟化物气溶胶)需经碱液吸收(NaOH 溶液)处理,达标后排放;

清洗废水含高浓度氟和铍,需返回预处理阶段重新固化,不得直接排放;

固化体堆放需设置防渗层(HDPE 膜 + 黏土),防止雨水淋滤导致污染物迁移。

资源化利用方向(无害化后)

建筑材料添加剂:固化体破碎后可作为混凝土骨料或路基填料,需确保浸出毒性持续达标;

矿山回填材料:用于井下充填,减少地表堆存风险;

有价金属回收:若锂渣含较高品位锂、铍等,可在固化前通过酸浸 - 萃取工艺回收,再对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总结

针对锂渣中铊、氟、铍的固化稳定化,需根据污染物形态选择 “硫化物沉淀 - 钙基固化 - 水泥 / 玻璃化” 组合工艺,通过化学稳定化与物理封装双重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长期固定。实际应用中需兼顾技术可行性与成本控制,同时严格遵循危险废物处置标准,确保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无害化。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