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沉淀法处理有色金属废水的实际应用案例
以下是化学沉淀法在有色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典型应用案例,涵盖不同金属类型、处理工艺及实际效果,展示了该技术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铅锌矿酸性废水治理(某资源化项目)
废水特点:pH 2-3,含 Pb²⁺(80mg/L)、Zn²⁺(150mg/L)、As³⁺(10mg/L)及大量悬浮物。
处理工艺:
中和沉淀:投加石灰乳(Ca (OH)₂)调节 pH 至 9,生成 Pb (OH)₂和 Zn (OH)₂沉淀,同时 As³⁺被 Fe (OH)₃吸附共沉淀。
硫化深度处理:投加 Na₂S(过量 10%),形成更稳定的 PbS 和 ZnS(Ksp 分别为 8×10⁻²⁸和 2×10⁻²⁵),残余 As³⁺被硫化物进一步去除。
污泥资源化:压滤污泥(含水率≤60%)送冶炼厂回收铅锌精矿,金属纯度达 95% 以上。
效果:重金属综合去除率 > 98%,出水 Pb²⁺≤0.5mg/L、Zn²⁺≤1.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同时通过金属回收抵消 30% 处理成本。
电镀厂锌镍合金废水处理(浙江某厂)
废水特点:含络合态 Zn²⁺(100mg/L)、Ni²⁺(20mg/L)及有机污染物,原工艺(芬顿法 + 沉淀)无法达标。
螯合沉淀:投加第三代重金属螯合剂,在 pH 8.5 条件下与 Zn²⁺、Ni²⁺形成螯合物沉淀,一步完成破络与沉淀。
混凝强化:投加 PAC(50mg/L)和 PAM(5mg/L),形成大颗粒絮体,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效果:出水 Zn²⁺≤0.5mg/L、Ni²⁺≤0.1mg/L,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3 限值,污泥产量减少 80%,且污泥含镍量达 5% 以上,可直接送火法冶炼回收。
PCB 企业综合废水处理(广东某厂)
废水特点:含 螯合剂 络合铜(300mg/L)、COD(800mg/L)及有机显影液。
破络沉淀:投加螯合剂,破络释放 Cu²⁺并生成 CuS 沉淀(Ksp=6×10⁻³⁶),残余 S²⁻通过曝气氧化为 SO₄²⁻。
膜集成处理:砂滤 + 超滤(UF)截留胶体颗粒,反渗透(RO)脱盐,产水回用至生产线。
效果:铜浓度降至 0.3mg/L 以下,水回用率 60%,年节约水费 30 万元,同时 RO 浓缩液通过蒸发结晶回收 CuSO₄,实现资源循环。
某铜矿酸性废水处理(江西铜业某厂)
废水特点:pH 2-4,含 Cu²⁺(150mg/L)、Fe³⁺(200mg/L)及 SS(3000mg/L)。
两段中和:
一级中和:投加 CaO 调 pH 至 5,优先沉淀 Fe³⁺(Fe (OH)₃在 pH 3.5-5 完全沉淀);
二级中和:投加 NaOH 调 pH 至 8.5,沉淀 Cu²⁺为 Cu (OH)₂。
硫化物深度处理:投加 Na₂S(过量 5%),进一步降低 Cu²⁺至 0.5mg/L 以下。
效果:出水 Cu²⁺≤0.5mg/L、Fe³⁺≤1.0mg/L,污泥产生量从 3500 吨 / 年降至 1200 吨 / 年,减量 60%,且污泥含铜量提升至 8%,直接送冶炼厂回收。
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某电子厂)
废水特点:含络合镍(Ni²⁺ 100mg/L)、次亚磷酸盐(P 500mg/L)及有机污染物。
破络氧化:投加 Fenton 试剂(H₂O₂+Fe²⁺),氧化分解络合剂(如柠檬酸),释放 Ni²⁺。
复合沉淀:
投加 CaCl₂(Ca²⁺:P=2:1)生成 Ca₃(PO₄)₂沉淀;
调节 pH 至 10,投加 NaOH 生成 Ni (OH)₂沉淀,同时投加 PAC/PAM 强化混凝。
污泥处理:污泥经板框压滤后,含镍量达 15%,送火法冶炼回收金属镍。
效果:出水 Ni²⁺≤0.5mg/L、总磷≤0.5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磷回收率达 70%,实现资源回收。
半导体封测企业含铜废水处理(微泡臭氧耦合超滤膜技术)
废水特点:含 EDTA-Cu(180mg/L)、COD(1500mg/L)及微量有机锡。
催化臭氧氧化:硫掺杂 TiO₂催化微泡臭氧(粒径 20-50μm),分解 EDTA 络合物,释放 Cu²⁺。
梯度絮凝:pH 从 8.5 降至 6.0,投加二硫代胺基甲酸盐螯合剂,形成致密絮体。
膜精滤:超滤膜(孔径 0.02μm)截留胶体铜,产水经 RO 反渗透后回用,浓缩液电解回收纯铜(纯度 99.95%)。
效果:铜回收率提升 62%,膜污染速率降至 0.3kPa/h,吨水处理成本 3.2 元,较原工艺降低 55%,同时年回收电解铜 1.2 吨。
工艺对比与选择建议
案例 金属类型 核心工艺 适用场景 优势 挑战
铅锌矿废水 Pb/Zn/As 石灰中和 + 硫化物沉淀 高浓度酸性矿山废水 成本低、金属可回收 污泥量大、需控制硫化物残留
锌镍合金废水 Zn/Ni 螯合沉淀 + 混凝 络合态重金属废水 污泥减量显著、处理精度高 螯合剂成本较高
PCB 综合废水 Cu 硫化物破络 + 膜分离 高浓度络合铜废水 水回用率高、资源循环 膜污染控制
铜矿酸性废水 Cu/Fe 两段中和 + 硫化物深度处理 含高铁离子的酸性废水 分步沉淀降低药剂消耗 需严格控制 pH 梯度
化学镀镍废水 Ni/P Fenton 氧化 + 复合沉淀 含磷络合镍废水 磷镍同步去除、资源回收 需控制氧化反应条件
半导体含铜废水 Cu 微泡臭氧 + 超滤膜 高价值金属废水 铜回收率高、污泥量少 设备投资大、需专业运维
总结
化学沉淀法通过精准调控药剂投加、pH 值和反应条件,可高效处理多种有色金属废水。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水质特性(如金属类型、浓度、络合形态)选择沉淀剂类型(氢氧化物、硫化物、螯合剂),并结合混凝、氧化、膜分离等技术实现深度处理。案例表明,该技术不仅能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还可通过金属回收和水资源循环降低综合成本,尤其适用于高浓度、复杂成分的有色金属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