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3975397059

介绍一下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常用技术

介绍一下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常用技术
介绍一下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常用技术介绍一下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常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5-06-20 15:04:31
价格
请来电询价
更新时间
2025-06-20 15:04:31
联系电话
13975397059
联系手机
13975397059
联系人
张先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需结合重金属的毒性、难降解性等特点,采用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及联合工艺等技术。以下是常用技术的详细介绍:

物理化学法:高效分离与去除

1. 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形成沉淀,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分离,是Zui常用的预处理技术。

氢氧化物沉淀法

原理:调节废水 pH 值,使重金属离子(如 Cu²+、Cd²+)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如 Cu (OH)₂)。

药剂:石灰(Ca (OH)₂)、氢氧化钠(NaOH)等。

应用:适用于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如电镀、矿山废水),对 Cr³+、Ni²+ 的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

缺点:污泥产量大,需严格控制 pH(如处理含镍废水时 pH 需维持在 9~10),否则易重新溶解。

纳米螯合沉淀法

原理:投加螯合沉淀剂,生成溶度积更低的沉淀物,去除效率高于氢氧化物沉淀。

优势:可在较低 pH 条件下使用,适用于处理含 Hg、As 等毒性强的重金属废水。

注意:需防止 酸性情况返溶,常搭配加碱的预处理。

2. 吸附法

利用吸附材料的表面特性吸附重金属离子,适用于低浓度废水深度处理或重金属回收。

常用吸附材料:

传统材料:活性炭(对 Cd²+、Pb²+ 吸附效果好)、沸石(多孔结构,优先吸附重金属阳离子)。

新型材料:

纳米材料:如纳米氧化铁(对 As³+ 吸附容量达 200 mg/g)、磁性 Fe₃O₄@C 复合材料(可磁分离回收)。

改性材料:改性膨润土(通过阳离子交换提升吸附能力)、石墨烯氧化物(高比表面积,对 Hg²+ 吸附效率高)。

工业废料:钢渣、粉煤灰(低成本吸附剂,如钢渣对 Zn²+ 的去除率可达 95%)。

应用场景: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矿山酸性废水(AMD)中重金属去除。

3. 膜分离技术

通过膜的筛分、电荷排斥等作用截留重金属离子,常用于废水回用。

技术类型:

反渗透(RO)、纳滤(NF):RO 膜对 Cu²+、Ni²+ 的截留率超 99%,适用于处理含单一或多种重金属的废水,产水可直接回用。

电渗析(ED):利用电场驱动重金属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可实现浓缩与分离(如冶金废水中回收镍、铜)。

缺点:膜易被悬浮物、有机物污染,需预处理(如砂滤、超滤),运行成本较高。

4.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重金属离子发生交换反应,适用于低浓度、高价值重金属回收。

树脂类型:

螯合树脂(如含 - SH、-NH₂基团):对 Cu²+、Ni²+ 有高选择性,如某电子废水提金项目中,螯合树脂对 Au³+ 的吸附量可达 150 mg/g。

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 H + 与重金属阳离子(如 Pb²+)交换,适用于酸性废水。

应用:电子废水提金、电镀废水中镍的回收,处理后水质可达排放标准或回用水要求。

生物法:环境友好型处理

1. 微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吸附、还原等作用去除重金属。

细菌 / 真菌吸附:

机制:微生物细胞壁的氨基、羧基等官能团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如芽孢杆菌对 Pb²+ 的吸附量可达 100~200 mg/g)。

应用:适用于低浓度废水(重金属浓度 < 50 mg/L),如纺织染整废水中的 Cu²+ 去除。

微生物还原:

如脱硫弧菌可将高毒性的 Cr (VI) 还原为低毒的 Cr (III),再通过沉淀去除;硫化细菌可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

2. 植物修复技术

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废水中的重金属,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废水(如矿山废水塘)。

典型植物:

蜈蚣草(富集砷,地上部砷含量可达 1% 以上)、印度芥菜(富集镉、铅)、向日葵(吸收铀、铬)。

应用场景:人工湿地系统中种植植物,配合微生物协同处理,如某矿山废水湿地中,芦苇对 Zn 的去除率达 80%。

3. 藻类吸附技术

藻类(如螺旋藻、小球藻)通过细胞表面吸附和胞内积累去除重金属。

优势:生长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如小球藻对 Hg²+ 的去除率达 90% 以上),可与人工湿地结合,降低处理成本。

联合工艺:强化处理效果与资源化

1. 化学沉淀 + 膜过滤

案例:某电镀园区废水处理采用 “氢氧化物沉淀 + UF(超滤)+RO(反渗透)” 工艺:

先通过石灰调节 pH 使重金属沉淀,UF 去除悬浮物,RO 进一步截留微量重金属,处理后 Cu²+、Ni²+ 浓度 < 0.1 mg/L,达到回用水标准,水回用率超 70%。

2. 吸附 + 电化学氧化

针对含汞废水:先用活性炭吸附大部分 Hg²+,再通过电化学氧化(如钛基氧化铱电极)破坏汞的络合物,Zui终汞浓度可降至 0.001 mg/L 以下(优于国标 0.05 mg/L)。

3. 生物处理 + 氧化

处理含铬废水:先经盐还原菌(SRB)将 Cr (VI) 还原为 Cr (III),再用 Fenton 氧化(H₂O₂+Fe²+)去除残余有机物,Zui后通过氢氧化物沉淀使总铬达标(<0.5 mg/L)。

技术对比与选择

技术类型 适用浓度 去除效率 成本 优势 局限性

化学沉淀法 高浓度(>100 mg/L) 80%~95% 低 工艺成熟、处理速度快 污泥量大、需调节 pH

吸附法 低浓度(<50 mg/L) 90%~99% 中高 可深度处理、部分材料可回收 吸附材料需再生或更换

膜分离技术 中低浓度 95%~99% 高 出水水质好、可回用 膜易污染、预处理要求高

微生物修复 低浓度 70%~90% 低 环境友好、可原位处理 处理周期长、受水质影响大

联合工艺 全浓度范围 98% 以上 中高 效率高、可资源化 工艺复杂、运维要求高

发展趋势

纳米材料应用:如纳米 TiO₂光催化技术,可同时降解有机物和吸附重金属离子,提升处理效率。

智能化控制:通过在线传感器(如重金属离子电极)实时监测水质,联动调节加药系统或膜组件运行,实现精准处理。

零排放与资源化:推动 “预处理 + 膜浓缩 + 蒸发结晶” 工艺,如某光伏企业含铅废水经此工艺实现 95% 水回用,铅以晶体形式回收,达到 “零排放” 目标。

重金属废水治理需根据行业特性(如电镀、矿山、电子)和排放标准(如 GB 8978、行业特定标准)选择合适技术,结合 “处理 - 回收 - 回用” 模式,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3975397059
  • 营销总监:张先生
  • 手  机:13975397059
  • 微  信:13975397059